绵阳市图书馆(绵阳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绵图微博|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数字图书馆 电子期刊 资源检索
馆员论文年集
大力开展惠民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效能
点击次数:11523   发布时间:2007/8/7 15:26:20   信息来源:绵阳图书馆
    

大力开展惠民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效能

——对公共图书馆理想的诠释和实践

 

张尔  邬伟  四川省绵阳市图书馆 

 

[  ]公共图书馆向社会提供知识服务,既是其职能所在也符合文化惠民这一时代主题,因而在文化惠民工程中必然起着主力军的作用。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机构,而且体现着一种公共生活的理想图书馆只有受到了读者的热烈响应,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时,公共图书馆为公众服务得越好,不仅提升了一个地方公众的整体素质和形象,也直接反映了当地政府为公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理想  文化惠民工程  和谐社会 读者工作

 

1.以公共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将在文化惠民工程中大有作为

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向社会提供良好的、开放的的知识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既是其职能所在也符合文化惠民这一时代主题。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首先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党中央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结合当地实际,首先以公共文化机构为阵地,尝试开展一系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在这里,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代表,在文化惠民工程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活动中必然起着主力军的作用。

在具体实践中,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文化惠民首先应该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和重点,从而在国民现代文化建设上实现“从农村包围城市”的目的。

1.1 帮助建设基层图书室和文化大院,让公众广泛享受文化权益

为了丰富和方便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掌握科技致富的钥匙,图书馆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要努力把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农村。在现阶段,图书馆一方面要起着牵头人的作用,积极发挥社会窗口的作用,努力打通海内外、其他行业、团体与个人等向农村输送文化的渠道;另一方面,图书馆还要根据地区经济水平、人口、乡镇规模、自身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在农村创建各类图书馆(室)、农民书社、文化大院等,功能允许不同、规模可大可小、服务方式不拘一格,关键要真正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和具备基本的自我造血功能。以绵阳市图书馆为例,近几年,一直把农村工作作为自己的业务重点,先后在涪城区的石洞、杨家,仙海区的七曲村,平武县的木皮镇、盐亭县的玉龙镇帮助其建立起了农村图书室,图书馆业务人员多次深入这些乡镇从新书的采购、分类、目录、上架、服务规章的制定等各个环节都亲自动手,使这些图书室从一建立就比较规范和完善,另外还为这些乡镇图书室捐赠各类书刊达5000册。在建立农村乡镇图书室的同时,绵阳市图书馆还先后以会代训、举办培训班和个别辅导的形式,为乡镇图书室培训了管理人员。

此外,对于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来说,街道、社区、企业、监狱、机关等各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区域,都需要上一级公共图书馆的指导和帮助,建立小型图书室,让所在的公众平等而广泛享受应有的文化权益。在方式方法上,应努力吸引各种社会资金的投入和无偿捐助,包括加强同财政、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的协作,使各个渠道的社会福利资金能够投入到图书馆分馆建设中;以互惠互助为宗旨,采取企业联盟、项目合作、读者自发集资等形式,建立互助式图书馆分馆;以自主命名馆名、设置永久性塑像、代理个人文集等方式,吸引社会各界的慈善捐助,建立特色分馆。

1.2  建立流动服务车,让公众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信息

流动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最重要的辅助服务手段之一。对于流动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的同仁们已经做了许许多多的探索,取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从人力、畜力到汽车图书馆等等。根据绵阳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积极推广汽车图书馆,提倡图书馆的流动服务,是基本符合当前社会发展水平的有效的惠民举措。同时,对绵阳来说,政府应该积极同相关企业合作,利用绵阳的汽车制造基地,按需生产符合中国国情、高效节能的图书服务流动车,使流动图书馆既是一个可扩张的汽车产业,也是绵阳市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一个服务品牌。

同样,对广大农村来说,送书下乡基本上是每个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长期坚持的基础工作。我们看到,许多图书馆积极响应地方政府举办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技活动周活动,深入乡镇,为当地的农民朋友举办农业科技书刊展,编印信息,长年不懈。特别在信息匮乏的西部,每到一处当地农民朋友都会把图书馆工作人员围住,翻阅书刊、查阅资料、索要宣传资料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送书下乡这一传统服务项目也不断涌现许多新鲜事物,比如农业知识扑克、带数字放映设备的汽车图书馆、流动图书连锁店……这些新生物的出现,赋予了送书下乡更多的时代气息。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文化资源和信息匮乏的基层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创造了快捷获取知识信息的良好条件。

1.3  积极举办公益展览,努力向当地人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传统的展览馆消亡了,让位于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各种商业博览会。结果许多图书馆开始承担了向当地人民提供文化及科普展览的职能,更因为这是图书馆所提供的公益服务,在这个市场化的社会中就显得弥足珍贵。就拿绵阳市图书馆来说,利用自身场馆,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公益展览。这些展览有“中华文明礼仪”、“大型史前动物化石”、“机器人世界”、“中外烟标、火花实物大全”、“老干部书法美术欣赏”、“绵阳作家图书展”等等。从形式上,有图片、书刊、实物、数字音像;从内容上,涉及思想教育、文学艺术和科学普及;从方式上,既有自办、联办的。这些展览极大地弥补了图书馆原先单纯的图书借阅服务的不足,每次展览的参观人数众多,络绎不绝,使这些公益展览真正成为了市民的社会课堂和文化教室,图书馆真正成为了市民终身教育的阵地。

1.4  积极举办公益讲座,搭建政府与群众、精英与草根沟通的桥梁

对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来说,由于其所处城市的规模和人口相对集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开展公益展览基础上,组织公益讲座成为又一种文化惠民措施。近年来,仅四川省,成都、绵阳、攀枝花等市级图书馆都尝试定期举办大型公益讲座,特别是成都市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已呈系列化、定期化和品牌化趋势。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讲座中,邀请的主讲人都是当地的文化名人、行业专家和外籍学者,主讲内容涉及本地历史、诗歌文学、伦理道德、世界文化等等,具有很浓烈的文化成分,代表了本地文化现状的主流意识。因此,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无论是主讲人的积极性还是专门到图书馆听讲座的市民都呈现与日剧增的状态,图书馆作为文化窗口的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图书馆作为政府举办的公共文化事业,公益讲座实际上正好搭建了政府同市民沟通、交流的桥梁。

1.5  全面实施共享工程,让中华优秀文化走向基层,深入人心

作为我国最大的文化惠民工程——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它能够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优秀的中华文化精品传播到千家万户中去,在整个文化惠民工程体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最主要的实施者是各级公共图书馆,因此,推进共享工程建设、依托共享工程服务、图书馆自动化与共享工程挂钩就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必然重心。可以说,共享工程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好与坏,进而影响该地区整个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反映了政府为民服务的成效。

对图书馆来说,推进共享工程建设,就是要以大局观和科学意识,制定好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为当地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例如绵阳市图书馆在2006年初就通过专家论证,并根据中央和国务院以及省、市有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文件精神,制定了共享工程市级中心发展计划,在积极推进市级中心建设和县级中心建设的同时,积极做好农村基层中心的建设纲要。计划在20069月—200912月期间,共享工程将与农民书社、农村文化中心等建设配套考虑,“县县建成分中心,乡镇普及基层站”。到2010年,绵阳建成覆盖农村乡镇、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络。

同时,依托共享工程服务,图书馆可以组织公益电影放映,开发地方特色数据库,专题性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等,真正实现共享工程“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一地资源、全国共享、全国资源、为我所用”这一美好目标。绵阳市图书馆在实施共享工程中,为了丰富绵阳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专门添置了数字电影放映和音响设备,把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优秀电影送到了社区和农村,“每周星期五,公益电影免费看”这一服务方式就受到了广大市民热烈欢迎。

1.6  加大收藏和保护地方文化遗产,抵制不良文化对本地区的侵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历史责任感去积极保护传统文化。也就是说,许多民族民间文化正处于社会无意识的消亡中,而地方公共文化机构必须担负起抢救和保护的职能,包括图书馆、文化馆需要联合起来,对本地的传统文化及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建档和数字化加工。这既是保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库的要求,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文化惠民行为。

以前,公共图书馆一般只是把收集和整理纸质的地方文献作为自己的职责,而对于磁带、光盘等其他载体的地方文化作品的收集整理呈现盲点状态,更不用说那些需要着力保护的、大量的、散落于民间的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了。随着现代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许多图书馆在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同时,开始主动扩大收集地方文献的范围,将地方文献整理工作同保护地方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乐山市图书馆的《乐山文化人物数据库》、《乐山书画艺术数据库》,绵阳市图书馆的《绵阳市科技成果数据库》、《绵阳市旅游文化资源数据库》等等,都各具特色,地域色彩浓郁。

1.7  广泛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努力把图书馆办成真正的社会大学

图书馆作为一种教育机构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古代的皇家书院和藏书楼,不仅是拥有万卷藏书之所,也是培养封建吏才之地。现代的图书馆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学校,成为人们进行再教育及终身教育的场所。从社会需求来说,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对象包括各种身份、各种年龄、以及多层次文化程度,多种多样的读者给公共图书馆带来多种多样的需求。但随着各种现代化技术及先进设备在图书馆的推广应用,使图书馆物质条件大大改善的同时,也使图书馆实施教育的手段迈向现代化,教育对象也更加广泛。比如,凭借着多功能报告厅、现代化的展览厅、先进的音像设备等,图书馆可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影视欣赏、学术报告、专题展览等等。只有广泛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让公众得到再次教育的机会。

图书馆的社会教育活动,青少年是重点对象。在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中,青少年是为数最多、最为庞大的读者群,丧失青少年读者,也就意味图书馆是死水一潭,夕阳日下。因此,公共图书馆应把青少年作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的,根据青少年的特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引导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在文化惠民中,各级公共图书馆天地广阔,在此不再冗述。                                                                                                                                                                                                                                                                                                                                                                                                                                                                                                                                                                                                    

2. 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着力打造面向社会公众的知识信息服务平台,让先进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和谐文化的建立,文化惠农、文化惠民正是促进和谐文化的具体表现。在西部地区,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街道、乡镇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呈“文化沙漠”状态。加强政策引导,采取综合措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变当地社会风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最终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文化沙漠”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有关文化发展的法律缺失所引起的。因此,在法律尚不完备的情况下,政府在文化惠民工程中就成为决定性因素,主导着文化惠民工程的前进方向。

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机构,而且体现着一种公共生活的理想:任何一个公民,都有权利接触他所需要的信息,没有人能够栏得住他。这其实同文化惠民的理念一脉相通的,因此,图书馆的一切服务应该向社会的弱势群体倾斜,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在阵地服务方面,图书馆针对特殊人群,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必须采取多种惠民措施,让他们享受到图书馆带给他们的文化服务,感受和谐社会那平等的文明之光。图书馆也只有受到了读者的热烈响应,才能真正体现自己公共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获得社会应给于的尊重和人气。公共图书馆为公众服务得越好,不仅提升了一个地方公众的整体素质和形象,也直接反映了当地人民政府为公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1  加快立法进程

至今,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图书馆法》的大国之一,而四川省的《公共图书馆条例》也是数易其稿,不了了之。我们认为,应加快此类法律、条例的立法进程,用法律的形式来保护和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从而提高文化事业的运作效率,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

2.2  加大经费投入,让社会公众广泛享受文化权益

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专为公众提供的文化服务场所,其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政府为民服务的效果和形象。因此,政府加大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投入,让社会公众公平、公正、广泛地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既是人民政府在为民办实事的举措,又是还税于民的体现。

在创建文化大省、文化强市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主动出台一些政策性文件,对图书馆这样的公益性文化事业要按人口数量比例编制财政经费投入的预算。经费投入既要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行,也要考虑其发展需要,使地方的公共财政真正体现取财于民、服务于民、文化惠民。

2.3  有针对性地扶持文化产业

丰富而厚实的文化积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四川发展文化大有可为。各级政府尤其是地市级政府,应该把文化产业提升到战略高度,而不仅仅把它做为旅游产业的附庸。在制定有关经济政策时,更多的向文化产业倾斜,以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和壮大文化产业,让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产业中,要发展一大批文化中小企业,建立有序、生机勃勃的区域文化市场。

2.4  文化惠农应设立专项资金

在新农村建设中,组织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政府可以划拨一定的专项资金,满足文化惠农时必要的经费支出。比如必要的下乡费用、交通工具、培训费和硬件设施扶持费等等

2.5  加大考评力度

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过程中,要组织专家进行调研,制定出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加大对各地的考评和公示。真正做到文化惠民的长期化和科学化,使公共文化机构的文化产品为大众所接受、为大众所喜欢。

2.6  全面推进共享工程建设

作为政府用高科技手段为公众提供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各级政府应积极抓住“共享工程”建设的契机,全面促进共享工程建设,使文化惠民有的放矢,网络畅通。同时,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应更加积极进取,全力参与,从而提升最基层的图书馆、文化馆、农民书社等文化单位整体的的知识服务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使本地区的文化事业迈进新的台阶,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共享工程”带给的实惠。

 

不可否认,现今我国绝大多数的公共图书馆还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社会地位还有待提高,实现公共图书馆理想似乎还是更遥远的梦想。但是,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公共图书馆未尝就没有历史的机遇。我们常说要知行合一,就是要学会认识机遇、创造机遇、抓住机遇、驾驭机遇,实际上这应该是实现图书馆理想的唯一之路。在这里,“行”比“知”更重要,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懈地努力,公共图书馆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那部分,才能获取社会的回报,公共图书馆理想也才能成为整个社会努力追求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邹序明.图书馆关怀:理想和现实.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06年卷

2. 赵红川.公共图书馆的治理对策:面对复杂社会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行业发展策略.四川图书馆http://www.sclib.org/investigation/lw02.htm

3. 绵阳市图书馆(科情所)大事记.2002-2006, http://www.mylib.net

[作者信息]:

 

张尔  四川省绵阳市图书馆馆长  研究员

地址:绵阳市长虹大道中段47

电话:0816-8014999

邮编:621000

E-mailzej9396@163.com

 

邬伟  四川省绵阳市图书馆  馆员。

电话(08168014861

绵阳市长虹大道中段47

邮政编码621000

E-mailwuwei1250@sina.com


您是第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