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图书馆(绵阳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绵图微博|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数字图书馆 电子期刊 资源检索
馆员论文年集
试论社会情报学的定位与功能
点击次数:10839   发布时间:2006/9/21 10:06:27   信息来源:绵阳图书馆
    

试论社会情报学的定位与功能

 

    社会情报是人类了解和调节社会行为的能力或活动,它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把社会比喻成身体,那么社会情报就象是血液一样。本文从社会情报学的功能特征、科学定位、知识组织、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祥细的论述。参考文献 2

关键词:社会情报学 定位 功能

 

公共资源:社会情报学的功能特征

社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共同推进的结果。人类社会进化观强调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社会进步是以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和发展空间为体现。人类对情报活动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人对《孙子兵法》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情报字义耳熟能详,但长期以来对情报的理解多在于军事上。社会情报是指人类了解和调节社会行为的能力或活动。社会情报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把社会比喻成身体,那么社会情报就象是血液一样。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意识决定社会实践活动。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任何社会个人或团体的都是社会情报用户,无论你是工人、农民、教师、律师、还是经理、政府官员都有其众多的社会情报需求,这是由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多样性所决定的。知情权,或称“了解权”、“知悉权”、“知的权利”。知情权是现代信息社会中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财产、个人人信息等等。社会情报的主要职能就是要彰显和维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当前,国家和社会大众对社会稳定、灾难预警、安全预防、SARS问题、人民权益保障问题等都自然不自然的运用着社会情报。社会情报已成为满足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居民住房、医疗、出行、教育、文化、求职等多方面需求的有力工具。社会情报学的宗旨就是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选择其社会情报角色并各得其所,达到保持社会良性互动、物质与精神并重、集体与个人并举的知识时代发展要求。  

社会情报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下进行的,受社会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的影响。当今社会情报源无处不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现象与情报过程已密不可分。社会交往活动中的一次参观、一次演讲、一篇文章、一次采访,一条网站信息发布都有可能让你泄密,这是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社会情报无形争夺的现实情况。现代社会是多元社会,社会公众的兴趣、爱好、利益追求及价值观确定情报需求呈现出实用化趋势。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其生存与发展的优势取决于对公共性情报资源的选择利用程度,因为积极利用公共性情报资源可以获得相对充足的生存智慧和发展空间。当前社会公众对经济、文化、旅游、人居等社会情报需求已呈现出较强的实用化和时效化趋势。

社会认知:社会情报学的科学定位  

社会情报学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这个大舞台。作为情报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社会情报学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理论缘由和强烈的社会需求背景,它既是当代情报人对自身行为效应的反思,也是对知识时代社会需求的高度关注。社会情报学应怎样定位,如何对社会作贡献和为国家分忧,这既是一个与时俱进行的社会发展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加强自身理论建设的重要课题。社会情报学是情报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与社会学、人文学、心理学、管理学相互融合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我国卢太宏等学者首次提出大情报观念,认为从科技情报延伸到各类需求的情报,从单一领域的情报系统演变为综合的社会情报系统,是科技情报工作改革的需要”。

社会情报学是对人们的认知起作用和能够改善人的知识结构的一切情报的集合。人是认识知识和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的主体。知识在与人这个认知主体发生相互作用时,其内在价值将会得到全面的开发。社会认知关注人的认知行为与认知交互过程,力求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社会情报学的科学定位是情报知识与社会需求联系起来,成为社会知识生产与利用的桥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情报学研究就是要以社会需求为主线,借鉴思维科学、行为理论、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在体系结构研究中融会贯通,并对情报应用于社会心理、社会需求、社会关系、社会交流等系统研究,努力探寻社会情报学的发展规律。

当前,社会情报的强弱正成为制约现代社会人成败与否的关健。社会生活的知识化倾向,深刻改变了社会公众的情报需求结构,表现为需求量的激增和获取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为此,社会情报学研究的定位一是要突出为政府决策参考服务,为综合性研究项目服务,为各种社会应用需求服务。如政府动态新闻、经济信息、统计信息、招商引资、预测信息、人才信息、热点推荐、办事指南等。定位二是强化社会需求研究和发展知识用户群体,社会情报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产物,必须密切关注社会情报需求热点及跟踪相关用户的活动规律,改进和延伸情报服务功能,满足社会多层次和多方位的社会情报需求,向服务社会化和手段网络化方向发展。定位三是要有社会情报大开放的全新理念,努力构建社会情报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这是因为一个城市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不同管理属性的科研情报机构、大中型企业比较多,他们既有相对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源,又有开展传统的和网络的社会情报服务的优越条件,但它们都以种种理由拒绝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应共同努力,从政策、技术、资金上采取各种举措对社会情报建设予以大力扶持,共同构建社会情报互动合作双赢的全新格局。

    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尽管社会情报学研究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尽管还很难和竞争情报齐名,但它的社会广泛性和应用时效性已使人们对它发生了强烈地好感,并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社会情报学必将对引导情报学更大的范围内介入社会,拓展狭窄的情报概念起到重要地作用。

知识组织:社会情报学的核心内容

知识组织应当成为社会情报学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社会情报学是社会进步与影响人的知识结构的主要源泉,是被激活的知识和有决策价值的情报信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认识论与知识论其实是一回事。知识的认知主体是人,认知理论是从人的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来观察情报现象,强调人的知识结构、情报行为、情报心理等。人脑是认知思维、情绪欲求、意志的发生器。人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存在多维多向的反复回环作用,呈现出生克消长的多变模式。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模式和社会社会生存环境,因此对同一知识的认知、理解和运用也是千差万别的。

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指出情报学的任务是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要对客观知识进行分析和组织,以便最终按认识地图来组织知识。情报学从文献层次向知识层次的深化、演进与发展是情报学研究的新趋势。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存在于信息载体上,通常经过符号化、编码化或结构化等文献处理,内容是固定外在的。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行为上及概念里,是个人的,没有经过文献化、内部化的,以经验为基础的。1993年,影响广泛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国际分类法》(IC)更名为《知识组织》(KO),由ISKO主办。我国学者马费成教授1996年在《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一文中指出:目前知识组织是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情报学研究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系列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元数据、知识结构、知识发现、知识挖掘、知识仓库、知识库管理系统等等。

社会情报学的发展历程是从社会具体实践开始,并在新的信息环境下逐渐自我完善并走向成熟,它的社会性、动态性、开放性,应用性学科体系特征,确定了“激活社会认知、活化知识组织、活跃传递效应”成为其学科的本质属性。社会情报学所具有的组织知识属性,是和普通意义上的知识所不同的是,它是被激活的知识。社会情报学正是致力于知识活动的激活、扩散、转移、组织、增值、吸收、利用等应用性研究,致力于从感性认识的知识理性认识的知识的激活知识梯形结构推进。社会情报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不断了解和研究社会用户需求心理及行为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知识,并运用相应的情报服务途径和方法,为用户提供具有实用性价值的社会情报服务。

互动服务:社会情报学的发展趋向

当代社会已开始变成一个巨大的服务系统,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被卷入其中,主动的或被动参与到服务与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大循环中,这种社会循环的过程既是发展的过程,也是淘汰的过程,是谁也无法漠视或回避的社会发展的严酷现实。

社会情报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牵系社会多个部门,需要多方面高度协作。政府、单位、个体三个行为主体与社会情报相互关联,它们之间的互动都离不开社会情报的作用。社会情报学强调双向互动服务,就是要在社会群体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机制,克服那种在知识、情报信息的互不信任、互不流动的弊端。一是因为:社会情报内容的广泛性和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必须不断拓展其服务功能,只有准确、快捷地提供社会公众需求的情报信息,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才有易于形成双向沟通与回应机制;二是因为:政府科技情报机构虽能了解领导意图而提供较对口的决策参考,但因其视野不够开阔而缺乏独立自主性;民间社会情报机构虽获取信息途径不够便捷但却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更能提出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决策建议,它们是互动服务的主力军;三是因为:企业及社会组织对自身事务管理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自觉收集、传播与加工利用社会情报信息的强烈动机,并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与社会情报资源,它们是互动服务的常规军;四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日益“功利化”、“世俗化”倾向,人的发展的“单向度”问题,“公共责任”的淡漠危机问题,这些问题为构建社会公共互动情报服务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社会情报研究是对现代社会的整体现象加以综合性研究,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对社会情报资源的开发利用、情报服务的延伸有明确的目的性,清楚干什麽,为什麽干、怎样干的问题。所以,要确立面向社会的发展思路,建立全面、全程、全域的知识服务系统研究:如加强市民情报意识与行动、个人情报与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活动与情报管理、情报社会与文化进展、情报化与消费社会、公众情报、大众传媒等研究。理论研究一定要求真务实,力争透过社会现象、抓住事物本质、使认识发生飞跃,不断丰富社会情报学的学科体系建设,促进社会情报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效益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实践越来越丰富,表现在空间活动范围上越来越大,时间尺度上越来越快。社会情报学要不断扩大研究领域,千方百计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真正让广大社会情报用户满意,社会情报学的研究发展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张  .情报学理论研究视野及模式探讨.图书情报知识,2004(2).
 2 廖先明.试论公共图书馆的多媒体自动化信息网络建设.四川图书馆学报.2000  

 

廖先明 绵阳市图书馆、绵阳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副馆(所)长,副研究馆员,绵阳市图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通讯地址:绵阳市长虹大道47号,邮 编:621000   电话:(08168014859 


您是第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