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图书馆(绵阳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绵图微博|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数字图书馆 电子期刊 资源检索
成果公告
2015年绵阳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告
点击次数:755   发布时间:2015/12/1 11:11:15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低血清细胞培养基的研发和产业化

登 记 号:5102015YY001

推荐单位:四川百诺吉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四川百诺吉科技有限公司

主研人员: 扶星星吴福文王永胜王欣荣何飞易菲黄丽丽陈敏

登记日期: 2015年5月12日

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现代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都来自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细胞的生长需要营养环境,用于维持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基质即称为细胞培养基。动物细胞培养常常使用10%的牛血清的常规培养基进行培养。而添加牛血清在给细胞培养提供营养和缓冲作用的同时,也给细胞的生长带来了毒性,同时给后续产品的生产带来了外源污染和应激反应的风险。

本项目优化了细胞培养基营养组分配方配比和生产工艺,研制出出应用于细胞培养的低血清细胞培养基,将细胞培养的血清常规用量从10%降低至0.5%-1%,降低了血清的使用量,极大降低了细胞培养的生产成本和血清的毒副作用,产品无水解物添加,大大减少了外源污染的风险。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烟草物流系统设备维护管理及故障诊断系统

登 记 号:5102015YG002

推荐单位: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研人员:廖伦彪杨涛李学军魏东梅张宝杨丰吕世富张良陶栩庞毅飞孙长健周向阳谭南邻高茂宁王立春

登记日期: 2015年7月7日

  本成果来源于为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度公司自选项目,针对烟草自动化物流系统设备管理粗放落后、故障维修效率低下的现状,通过对烟草物流系统设备状态监测,设备维护管理、设备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方法开展深入研究,运用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和故障诊断技术,以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为支持,研制了一套针对自动化物流系统的集设备状态检测、故障智能诊断、设备维护管理、故障远程报警等功能于一体的诊断维护专家系统,提高了穿梭车、堆垛机等节点物流设备故障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维护效率。

  烟草物流系统设备维护管理及故障诊断系统不仅能满足设备日常周期性、非周期性维护保养的切实需求,而且能及时准确地诊断分析设备的各种异常状态或故障状态做,并能根据诊断结果提供辅助维修策略。该系统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先进性,首先,提出了条码识别和激光测距的冗余定位方法,提高了穿梭车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有效防止了穿梭车跑偏、站点信息丢失等故障的发生。其次,基于Intouch平台,实现了物流系统设备状态三维可视化、远程实时监控,解决了原有设备监控系统功能单一、信息缺失、实时性差的问题。最后,面向烟草自动化仓储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基于故障树与规则逻辑方法设计出穿梭车与堆垛机的故障智能诊断、设备维护专家系统,解决了穿梭车、堆垛机等节点物流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落后、维护效率低等问题。

  本成果包含的基于条码识别和激光测距的穿梭车冗余定位方法,比国内同类技术定位精度高、安装简单、成本适中,并且能有效保证穿梭车定位的可靠性及运行的安全性,采用冗余定位技术也有助于突破穿梭车故障诊断中知识获取困难、知识量少的瓶颈。本成果包含的基于Intouch的三维可视化监控方法,不仅弥补了Intouch组态开发普遍存在的界面粗糙、直观性差、可视化程度低等不足,而且为使用Intouch等二维组态软件开发出三维动态监控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新方法。本成果包含的基于故障树与规则逻辑的故障诊断方法,不仅实现了对物流设备在线实时监测和简易故障诊断,而且对于突发复杂故障也能进行快速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提供故障维修辅助策略,能切实提供故障维修效率。该项技术不针对某一特定类型设备,对于不同类型的设备只需更新相关的设备经验知识库即可实现故障诊断功能。

  本成果在设备维护管理信息化、设备状态监控三维可视化、设备故障诊断智能化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已在国内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论文"故障树分析法和模糊集理论在堆垛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发表于EI收录期刊《烟草科技》;已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已申报5项专利,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基于GSM的烟草物流设备远程故障报警系统"和"组合条码识别和激光测距的穿梭车定位故障诊断系统"已获授权,发明专利"组合条码识别和激光测距穿梭车定位故障诊断系统与方法"、"基于Intouch的可视化物流监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以及"烟草物流系统运行状态检测及故障诊断方法"均已受理且都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本成果的实际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绵阳卷烟厂设备管理水平,而且也为其他中小型卷烟厂提升设备管理水平提供了新思路。本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可提高烟草企业设备管理水平,而且可促进行业管理技术水平,为烟草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校企合作联合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成果应用涉及的穿梭车、堆垛机、码垛机器人等设备作为自动化物流系统的核心组成设备,在全国各大类型的自动化物流系统中都有广泛使用,本成果不仅可在烟草行业内推广应用,而且也可在医药、连锁零售等其它行业领域的自动化物流系统中推广应用,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等刚度轻量化3317系列自卸车技术研究及应用

登 记 号:5102015YG003

推荐单位:中国重汽集团绵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中国重汽集团绵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主研人员: 刘军王一平王涛杨春风孙霞李广庭林文鹏熊长燕奉美林

登记日期: 2015年7月16日

中国重汽于2013年底推出了基于德国曼技术平台的T5-G产品。该系列产品平台驾驶室采用德国曼的F2000本体技术,结合中国路况,对驾驶室悬置作了改进;发动机采用德国曼D08发动机技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将原发动机干式缸套调整为湿式缸套,优化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及后处理SCR系统,完全满足国Ⅳ排放标准,具备升级为国Ⅴ排放潜力;变速厢采用中国重汽最新型铝壳变速厢;车架、悬挂采用曼技术高强度钢车架及少片簧悬挂;前桥采用曼技术5.5吨双前桥,后桥采用国内成熟的10吨级457双联桥;传动轴采用中国重汽最新结构的轻量化传动轴;轮辋使用高强钢旋压减薄技术;货厢采用高强度轻钢制作,减轻货厢重量,是整车重量大幅度减轻。

透平叶片用10705MBU钢的研制

登 记 号:5102015YG004

推荐单位: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主研人员: 雷德江张华国廖云虎黄志永高刚毅

登记日期: 2015年7月28日

目前,以发电行业为代表的能源产业其形式主要为核电、火电(燃机、传统火电)、风电等。由于核电受安全性困扰,风电受自然条件及技术的限制,使得这两种形式在世界发电上的运用受到限制,使火电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其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以上。但传统火电由于热效率低、污染严重、资源限制(我国煤资源严重匮乏,据报道现有储量只够开采不到100年时间)处于限制发展和逐步淘汰的地位,而燃机具有热效率高,污染排放量小,可以进行联合循环从而节约能源等特点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新的动力装置。1998年欧洲21个国家的新增电力设备,81%是燃机及其联合循环;美国能源部估计,1997年~2020年之间天然气及其联合循环电站的发电量将增加3倍,发达国家每年新增燃机占火电总量的40~60%。我国人均用能与美日俄相差5~10倍,即使提倡节能,在未来30~50年和也相差3倍左右,污染成倍增加。所以根据世界能源发展趋势、资源现状国家将燃机的研制和发展列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重装设备优先发展。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仿制和自行设计燃机,但其功率均在15MW以下,重型燃机基本不涉足,而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GE公司的燃机功率达到250MW,日本三菱公司甚至高达270MW。所以加快研制高功率的大型燃机,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成为目前的重要任务。2014年3月成立的四川省燃机产业联盟提出将集合省内外的科研单位、企业的研究和制造力量,促进50MW燃机的自主研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成更高功率的燃机的研制。

     由于燃机技术尤其是重型燃机技术及材料一直被外国公司进行技术封锁,燃机材料长期依赖进口,使得我国燃机发展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给我国的能源及军事工业造成很大障碍。2010年,东汽公司从日本三菱公司引进燃机技术,其中钢铁材料主要有10705BA、10705MBU、10705BX和10705BU等。六合公司在2011年承接该项目的国产化任务,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课题组。课题组经过技术调研,制定出合理的工艺路线及试制工艺,成功地研制出10705MBU材料,材料的实物质量达到日本进口料水平,该材料目前已完全取代进口料。

高配合力、优质、多抗、广适玉米自交系绵723选育与应用

登 记 号:5102015YN005

推荐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完成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主研人员:何丹王秀全税红霞张华卢庭启蒋晓芳沈昌埕何国权庞启华

登记日期: 2015年8月13日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高配合力、优质、多抗、广适玉米自交系绵723选育与应用

(二)项目简介:

    1、主要技术内容

    本成果针对西南优良温带玉米资源匮乏,及产业发展对高淀粉、高蛋白玉米的迫切要求,以西南优良亚热带骨干系成698-3和自育系P953组建基础材料,通过"混粉、自交、姊妹交交替进行,高密度大群体选择,早代测交,不同生态环境鉴定"等改进的育种技术,育成具多个优良性状聚合的突破性"三高"自交系绵723;以绵723为母本,采用"温带系x热带(亚热带)系"杂优配对模式育成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玉米优良杂交种,良种良法配套大面积推广应用。

    2、授权专利情况

    审定品种3个次:绵单581(川审玉2007008)、绵单118(川审玉2011005、陕审玉2014021);

获品种权2项:绵723(品种权号:CNA20060603.4)、绵单581(品种权号:CNA20070611.X);

    公告品种申请1项:绵单118(申请公告号:CNA007213E)。

    3、技术经济指标

   (1)育成了配合力高、品质优良、繁殖制种产量高、抗逆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自交系绵723

①配合力高:以绵723为亲本育成省级审定杂交种3个次、待国家审定杂交种1个、正进行国家区试组合2个;②繁殖制种产量高:雌雄协调,散粉性好,解决了骨干亲缘系成698-3吐丝不畅的缺点,经测产在四川繁殖制种亩产250kg以上、在甘肃制种亩产450kg以上;③品质优良:经检测,绵723粗淀粉含量78.2%,达国家高淀粉玉米一级标准,粗蛋白质含量13.0%,达国家饲料玉米一级标准,同时以绵723组配的3个杂交种粗蛋白质和粗淀粉含量也高;④抗病抗逆性强:经多年田间鉴定,绵723抗多种西南玉米主要病害,组配的杂交种抗或中抗西南玉米主要病害;⑤适应性广:绵723属中熟自交系,南、北均繁殖制种均适宜,组配的杂交种抗倒病抗逆能力强,适应性广。

    (2)改进了育种方法 

    以优良骨干系为核心组建基础材料,先重组、后自交,适时适量加入血缘相近、部分性状有差异的选系,提高基础种质群体遗传多样性、弥补核心种质个别不良缺点;通过高密度大群体选择、早代测交、高肥与贫瘠、春播和夏播不同生态地区、及玉米主要病害流行区等条件下鉴定,提高对株型、抗性、种子商品外观及所配组合个体间均匀方面的选择标准。通过改进的育种技术既克服了骨干亲缘系成698-3繁殖制种吐丝不畅、节间短、叶片密集的缺点,又聚合了双亲配合力高、生育期较短、品质优的突出特点,提高了自交系选育效率。

    (3)绵723组配的杂交种实现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有机结合

绵单581、绵单118通过省级审定,绵单1256待国家审定。绵单581区试及生产试验较CK增产8.5%以上,绵单118、绵单1256达省玉米育种攻关突破性品种标准;绵单581、绵单1256粗蛋白含量达国家饲料玉米一级,绵单118、绵单581粗淀粉含量达国家高淀粉玉米一级和二级;绵单581、绵单118抗或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玉米螟,绵单1256中抗大斑病、茎腐病;绵单581、绵单118、绵单1256在2年区试中增产点率分别为77.8%、94.4%、83.3%,对我省及西南玉米生态区适应性广。

    4、应用及效益情况

绵723已被多家育种单位引用,组配的组合正在参加国家、省级区域试验;绵单581为2009~2013年度四川省主导品种、绵单118为2014~2015年度四川省主导品种,截止2014年,绵单581、绵单118累计推广面积876万亩,增收玉米25393.64万公斤,新增产值56257.69万元。

二、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奖励等级 主要获奖人 授奖单位

三、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

权类别 知识产权

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 授权日期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植物新品种权 绵723 中国 CNA20060603.4 2010年1月1日 第20102879号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何 丹 王秀全 余先驹 刘昌明

植物新品种权 绵单581 中国 CNA20070611.X 2014年3月1日 第20144269号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何 丹 王秀全 刘昌明 余先驹税红霞

四、主要完成人情况(按排名顺序填写)

姓  名 职称/职务工作单位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何 丹 高级农艺师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1998-12-01 至 2015-05-03 主持并负责研制了"三高"自交系绵723,育成了绵单581、绵单118、绵单1256,负责了品种权申报。

王秀全 研究员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1998-12-01 至 2015-05-03 参加绵723选育及组合研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和协调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税红霞 高级农艺师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06-07-08 至 2015-05-03 在品种试验、示范、展示中做出突出贡献。

张 华 农艺师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08-07-08 至 2015-05-03 在繁殖、杂交制种技术研究做出突出贡献。

卢庭启 农艺师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0-07-08 至 2015-05-03 在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中做出突出贡献。

蒋晓芳 农艺师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0-07-08 至 2015-05-03 在亲本繁殖、协助栽培技术研究中做出积极贡献。

沈昌埕 农艺师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05-07-08 至 2015-05-03 在亲本选育、繁殖,组合多点筛选试验。做出积极贡献

何国权 农艺师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03-07-08 至 2015-05-03 在亲本繁殖、杂交制种、高产栽培研究试验中做出积极贡献。

庞启华 研究员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2-11-01 至 2015-05-03 在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中做出积极贡献。

五、主要完成单位情况(按排名顺序填写)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贡献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院所 1、提供研究经费支持;

2、提供试验研究用地和物力等科研条件支持;

3、提供本研究的技术人员、科研辅助人员和技术保障;

4、完成本研究项目的列题;

5、完成技术路线的设计、方案的实施;

6、组织完成绵723的研制及自交系育种方法创新;

7、完成新品种绵单581、绵单118、绵单256的选育及推广;

8、组织、负责项目的申报。

工业专用高芥酸油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登 记 号:5102015YN006

推荐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完成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主研人员:何丹王秀全税红霞张华卢庭启蒋晓芳沈昌埕何国权庞启华

登记日期: 2015年8月13日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高配合力、优质、多抗、广适玉米自交系绵723选育与应用

(二)项目简介:

    1、主要技术内容

    本成果针对西南优良温带玉米资源匮乏,及产业发展对高淀粉、高蛋白玉米的迫切要求,以西南优良亚热带骨干系成698-3和自育系P953组建基础材料,通过"混粉、自交、姊妹交交替进行,高密度大群体选择,早代测交,不同生态环境鉴定"等改进的育种技术,育成具多个优良性状聚合的突破性"三高"自交系绵723;以绵723为母本,采用"温带系x热带(亚热带)系"杂优配对模式育成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玉米优良杂交种,良种良法配套大面积推广应用。

    2、授权专利情况

    审定品种3个次:绵单581(川审玉2007008)、绵单118(川审玉2011005、陕审玉2014021);

获品种权2项:绵723(品种权号:CNA20060603.4)、绵单581(品种权号:CNA20070611.X);

    公告品种申请1项:绵单118(申请公告号:CNA007213E)。

    3、技术经济指标

   (1)育成了配合力高、品质优良、繁殖制种产量高、抗逆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自交系绵723

①配合力高:以绵723为亲本育成省级审定杂交种3个次、待国家审定杂交种1个、正进行国家区试组合2个;②繁殖制种产量高:雌雄协调,散粉性好,解决了骨干亲缘系成698-3吐丝不畅的缺点,经测产在四川繁殖制种亩产250kg以上、在甘肃制种亩产450kg以上;③品质优良:经检测,绵723粗淀粉含量78.2%,达国家高淀粉玉米一级标准,粗蛋白质含量13.0%,达国家饲料玉米一级标准,同时以绵723组配的3个杂交种粗蛋白质和粗淀粉含量也高;④抗病抗逆性强:经多年田间鉴定,绵723抗多种西南玉米主要病害,组配的杂交种抗或中抗西南玉米主要病害;⑤适应性广:绵723属中熟自交系,南、北均繁殖制种均适宜,组配的杂交种抗倒病抗逆能力强,适应性广。

    (2)改进了育种方法 

    以优良骨干系为核心组建基础材料,先重组、后自交,适时适量加入血缘相近、部分性状有差异的选系,提高基础种质群体遗传多样性、弥补核心种质个别不良缺点;通过高密度大群体选择、早代测交、高肥与贫瘠、春播和夏播不同生态地区、及玉米主要病害流行区等条件下鉴定,提高对株型、抗性、种子商品外观及所配组合个体间均匀方面的选择标准。通过改进的育种技术既克服了骨干亲缘系成698-3繁殖制种吐丝不畅、节间短、叶片密集的缺点,又聚合了双亲配合力高、生育期较短、品质优的突出特点,提高了自交系选育效率。

    (3)绵723组配的杂交种实现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有机结合

绵单581、绵单118通过省级审定,绵单1256待国家审定。绵单581区试及生产试验较CK增产8.5%以上,绵单118、绵单1256达省玉米育种攻关突破性品种标准;绵单581、绵单1256粗蛋白含量达国家饲料玉米一级,绵单118、绵单581粗淀粉含量达国家高淀粉玉米一级和二级;绵单581、绵单118抗或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玉米螟,绵单1256中抗大斑病、茎腐病;绵单581、绵单118、绵单1256在2年区试中增产点率分别为77.8%、94.4%、83.3%,对我省及西南玉米生态区适应性广。

    4、应用及效益情况

绵723已被多家育种单位引用,组配的组合正在参加国家、省级区域试验;绵单581为2009~2013年度四川省主导品种、绵单118为2014~2015年度四川省主导品种,截止2014年,绵单581、绵单118累计推广面积876万亩,增收玉米25393.64万公斤,新增产值56257.69万元。

二、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奖励等级 主要获奖人 授奖单位

三、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

权类别 知识产权

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 授权日期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植物新品种权 绵723 中国 CNA20060603.4 2010年1月1日 第20102879号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何 丹 王秀全 余先驹 刘昌明

植物新品种权 绵单581 中国 CNA20070611.X 2014年3月1日 第20144269号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何 丹 王秀全 刘昌明 余先驹税红霞

四、主要完成人情况(按排名顺序填写)

姓  名 职称/职务工作单位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何 丹 高级农艺师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1998-12-01 至 2015-05-03 主持并负责研制了"三高"自交系绵723,育成了绵单581、绵单118、绵单1256,负责了品种权申报。

王秀全 研究员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1998-12-01 至 2015-05-03 参加绵723选育及组合研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和协调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税红霞 高级农艺师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06-07-08 至 2015-05-03 在品种试验、示范、展示中做出突出贡献。

张 华 农艺师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08-07-08 至 2015-05-03 在繁殖、杂交制种技术研究做出突出贡献。

卢庭启 农艺师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0-07-08 至 2015-05-03 在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中做出突出贡献。

蒋晓芳 农艺师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0-07-08 至 2015-05-03 在亲本繁殖、协助栽培技术研究中做出积极贡献。

沈昌埕 农艺师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05-07-08 至 2015-05-03 在亲本选育、繁殖,组合多点筛选试验。做出积极贡献

何国权 农艺师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03-07-08 至 2015-05-03 在亲本繁殖、杂交制种、高产栽培研究试验中做出积极贡献。

庞启华 研究员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2-11-01 至 2015-05-03 在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中做出积极贡献。

五、主要完成单位情况(按排名顺序填写)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贡献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院所 1、提供研究经费支持;

2、提供试验研究用地和物力等科研条件支持;

3、提供本研究的技术人员、科研辅助人员和技术保障;

4、完成本研究项目的列题;

5、完成技术路线的设计、方案的实施;

6、组织完成绵723的研制及自交系育种方法创新;

7、完成新品种绵单581、绵单118、绵单256的选育及推广;

8、组织、负责项目的申报。

变频功率传感器

登 记 号:5102015YG007

推荐单位: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主研人员:景小军倪伟王伟戚继飞杨春宇邹琼张松段武堂熊正明黄兵刘万山吴波

登记日期:  2015年8月13日

    变频功率传感器就是专门针对类似于变频器这样的频率变化的信号进行监测。根据对不同频段进行相位和幅度的补偿来使得变频功率传感器在宽频响范围内能够精确的测量变频器的输出功率。该产品不仅体积小、成本低、而且加上外配的电流互感器,使得安装和维护的成本也降低,对EMC的设计使得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防止了因为干扰而导致了测量的误差。

    变频功率传感器的意义在于:

    ① 解决变频电量计量的技术瓶颈问题,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改变了在变频领域的对变频信号的检测空白,针对变频器的输出配上变频功率传感器的监测,使得对变频器的安全使用加上了一道监测的门槛,同时也推动了变频器行业的技术进步。变频功率传感器不断能够监测固定的频率信号,还能够精确的测量宽频响范围内的信号,这样对于变频类的设备保护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② 变频功率传感器的出现,强化了对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监督管理,提高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质量,对不能满足技术要求的能源计量仪表及设备坚决淘汰,净化了能源计量仪表市场。

    ③ 为变频测试产品研发和试验工作提供了具备公信力的技术支撑平台,同时为研发新型变频电量测试产品提供标准支撑,为新产品的快速推广、抢占市场提供了法制保障。

    ④ 全面覆盖工业企业电学计量器具的检定要求,提高变频电量计量的准确度,对加强电能源的管理以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将积极推进以变频测量为核心产品的现代仪器仪表产业,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和咨询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聚群。

安全型电池巡检仪

登 记 号:5102015YG008

推荐单位: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主研人员: 刘万山唐小平张宇光易黎丽邹琼杨春宇张祥彭正红陈珂源周枭

登记日期: 2015年8月13日

    1.该项目成果采用了基于加窗的交流采样算法,实现有效抑制通道串扰的技术;

    2.采用组合隔离技术,有效隔离干扰,实现高隔离耐压性能;

    3.采用多种可靠性设计技术,有效提升了产品安全可靠性  

移频综合采集传感器

登 记 号:5102015YG009

推荐单位: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主研人员: 戚继飞刘鹏飞邹琼杨春宇倪伟易黎丽赵快严赫彭正红陈珂源

登记日期:2015年8月13日

该项目成果针对铁路轨道移频电路ZPW-2000移频信号和国产18信息移频信号的检测需求,自主开发了移频综合采集传感器,实时检测出发送端和接收端移频信号的中心频率、调制频率、上下边频等特征参数,为轨道电路及其信号设备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对铁路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计轴频率信号在线监测装置

登 记 号:5102015YG010

推荐单位: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主研人员: 景小军倪伟邹琼彭正红易黎丽肖婉杨春宇刘鹏飞陈珂源段武堂

登记日期: 2015年8月13日

计轴频率信号在线监测装置,通过对室外和室内通讯信号进行监测可以实现系统的故障诊断、预警。

   该成果的计轴频率信号监测方法具有高精度、高响应速率等特点,针对铁路复杂环境,采用了电磁兼容性和环境适应性设计,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儿童人工支气管激发实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研究

登 记 号:5102015YY011

推荐单位:绵阳市中心医院

完成单位:绵阳市中心医院

主研人员:余静李艳杜继宇刘蓉管利荣林媛媛谢坚王小双邓琳凡董金蓉谢丽

登记日期: 2015年8月26日

儿童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及生活质量。而不典型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均需依赖于支气管激发试验。既往常用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能测定5岁以上儿童气道反应性,但医院必须具备肺功能仪,5岁以下儿童支气管激发试验完成困难,气道反应性评估成为了临床难点。

一、应用领域:

任务来源于绵阳市卫生局医学科研课题《儿童人工支气管激发实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研究》,编号201252。属于临床医学儿科学,M-75-754-7540: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领域。

二、技术原理

1、方法来源:为了解决临床难题,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结合既往简易支气管舒张实验理论基础(雾化吸入沙丁胺醇15分钟后听诊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或消失可视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进行逆向思维(对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哮喘或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接受一定量的乙酰甲胆碱吸入后会出现明显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出现气流受限,从而会出现临床可听诊到的哮鸣音),开创性开展了人工支气管激发试验。我们通过对人工支气管激发试验可靠性及临床应用安全性的研究,把该方法在儿科临床中推广应用,解决5岁以下儿童气道反应性评估困难的临床困扰,同时也解决了基层医院(不具备肺功能检查仪)各年龄段儿童气道反应性的测定问题。

2、该方法取消了肺功能检查,是原有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的改良:既往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是通过雾化吸入由低到高浓度递增的乙酰甲胆碱后,使用肺功能仪测定患儿的肺功能指标,主要通过一秒呼气容积(FEV1)作为主要的实验客观监测指标,FEV1下降≥20%作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以激发阳性反应时的药物浓度来判断气道反应性的程度,该方法要求检查医院必须具备肺功能检查仪,但实际上基层医院包或很多综合医院根本不具备该设备条件。我们的方法取消了肺功能检查环节,改为吸入药物后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进行肺部听诊,同时监测患儿氧饱和度,以肺部任一区域出现哮鸣音或经皮氧饱和度下降>5%为界点,替代肺功能检查FEV1下降≥20%,作为试验阳性的判定标准,其雾化吸入药物的方法、浓度及气道反应性判断标准与原方法一致。

三、技术指标

    1、可靠性指标:88慢性咳嗽病人,给予雾化吸入乙酰甲胆碱后,同时进行肺功能检查测定FEV1及医生听诊两种方法进行气道反应性评估,对激发试验阳性率及病人气道反应性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人工判断方式阳性率略低于肺功能测定方式,但所有人工判断为阳性的病人肺功能判断均为阳性,无假阳性结果,有10%假阴性。

    2、安全性指标:对每位应用人工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患儿都在检查过程中进行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的监测,试验前后进行对比;同时观察有无严重喘息发作等不良反应发生。

700例3-54月慢性咳嗽患儿进行人工支气管激发试验,试验前后

呼吸、心率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无一例发生严重喘息、呼吸困难等严重不良反应。

四、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1、为首创方法,无完全相同检查方法。

 2、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适用年龄范围大,操作更简单,不良反应少,便于广泛推广等优势。

该方法通过吸入支气管激发药物乙酰甲胆碱后改为人工听诊判断的方式,代替了肺功能检查,可以在除新生儿以外所有儿童中应用;不需要肺功能仪,可以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新方法不需要镇静,避免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简化了操作流程。对于5岁以下儿童,传统方法需做潮气肺功能检查,而且潮气肺功能检查本身就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困难。

五、成果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不需要使用肺功能仪,检查设备要求低,可以在大多数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2、解决了5岁以下儿童气道反应性评估困难的难题。

3、5岁以下儿童检查不需要镇静,避免了口服镇静药物的各种风险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提高了检查的安全性。

4、检查费用明显降低,为病人节约检查经费,有利于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六、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目前技术较成熟,可以在大多数医院开展,安全性好,项目在我院及应用单位推广以来,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应用至今先后完成了6000例以上检查,检查过程顺利,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证明其安全可靠,满足了病人对检查便捷、经济、安全的需要。

2、在基层医院,不需要花费大量经费购买昂贵的检查设备,既节省了设备购买费用,又能开展检查,提高诊疗水平,同时还能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3、在本身有肺功能检查条件的大医院,也能作为传统检查方法的补充,尤其是婴幼儿,为既往大量不能完成检查的病人提供了替代的方法,同时消除了家长药物不良反应的顾虑,使检查的依从性提高,避免延误疾病诊断。

传染病专科护理与延续护理的临床实践

登 记 号:5102015YY012

推荐单位: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

完成单位: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

主研人员:肖平韩爱华苏婷欧春蓉黄春蓉刘海燕勾忠杰贾文君李金林靳冬香胥晓玲熊凤鸣

登记日期:  2015年8月27日

本项目属传染病学。由于传染病具有病种分类、年龄分布差异的专科特点和消毒隔离、行为指导等特殊要求,使传染病整体护理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困难,对传染病护理工作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目前我国传染病护理模式与国外比较尚有较大的差距。为构建有传染病专科特色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传染病整体护理模式,课题组自2000年起,历时13年,率先在四川省西北地区构建了包含传染病护理应急救援、临床护理路径、延续护理为一体的,贯穿院前、院中、院后全环节的传染病护理模式。并通过多种途径向公众宣传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促进传染病护理工作社会化,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ABC干粉灭火剂专用磷酸铵盐(国标委命名为阻燃剂用磷酸二氢铵)

登 记 号:5102015YG013

推荐单位:四川省绵阳市金钟化工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四川省绵阳市金钟化工有限公司

主研人员: 钟思礼

登记日期: 2015年8月26日

1、课题来源与背景

   过去生产ABC干粉灭火剂主要是工业一铵和农业一铵为主要原料,但工业一铵成本太高,农业一铵的质量又千差万别,使得生产出来的ABC干粉灭火剂的质量很不稳定,造成很多返工料。为此,公司组织科研团队进行研究,逐步掌握了达到干粉质量技术标准要求的专用磷酸铵盐10项技术指标。以四川宏达集团公司为试验点,经过长时间探索,现在基本达到了产品要求,得到了干粉生产行业的认可。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ABC干粉灭火剂专用磷酸铵盐技术指标是按ABC干粉灭火剂质量的需求来设定的。在含量上,80%磷酸二氢铵含量的ABC干粉灭火剂专用磷酸铵盐就能满足生产ABC干粉灭火剂的需求,加上专用磷酸铵盐自带的6-8%的硫酸铵,完全可以满足ABC干粉灭火剂的生产技术需求。在水分上,ABC干粉灭火剂专用磷酸铵盐的水分小于0.5%,能减少脱水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干粉质量。在松密度上,ABC干粉灭火剂专用磷酸铵盐松密度大于0.7就能生产出松密度达到0.82的干粉灭火剂。

   ABC干粉灭火剂专用磷酸铵盐性能指标:

   1、磷酸二氢铵:     80-90%

   2、含  水  量:     不大于0.5%

   3、吸  湿  率:     小于3%

   4、松  密  度:     大于0.7

   5、P   H   值:     4-4.2

   6、镁  含  量:     不大于2%

   7、铁  含  量:     不大于0.03%

   8、硫  酸  铵:     6-8%

   9、氮  含  量:     9-10%

   10、粒度(目数):  大于60目

3、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ABC干粉灭火剂专用磷酸铵盐填补了我国ABC干粉灭火剂没有专用原料的空白,有效控制了ABC干粉灭火剂质量的参差不齐,推动了ABC干粉灭火剂行业的技术进步,使ABC干粉灭火剂质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安全性

   ABC干粉灭火剂专用磷酸铵盐的生产技术现已基本成熟,并且适用于整个ABC干粉灭火剂生产行业,能显著提高ABC干粉灭火剂产品的质量,大幅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并能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灭火器可靠性,有利于企业发展、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四川川恒集团和四川宏达集团已分别建成年产10万吨的生产设备,并采用了ABC干粉灭火剂专用磷酸铵盐的生产方法,2014年ABC干粉灭火剂专用磷酸铵盐产量已达到12万吨,产品供应到全国95%以上的干粉生产企业。

   为了使ABC干粉灭火剂专用磷酸铵盐的的标准化,建议全国智能由三至五个企业定点生产,并实行一致性管理制度,才能保证ABC干粉灭火剂质量的稳定。

电梯再生能量回馈装置

登 记 号:5102015YG014

推荐单位:四川科莱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四川科莱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主研人员: 聂文清彭兴平雷晓燕彭山平刘波李凤保孙金山

登记日期: 2015年8月28日

一种将电梯再生电能回馈到电网、减少电阻发热与提高制动性能的装置,即电梯能量再生装置。

采用该装置可以使用户节电20%,节约的电费2.5年就超过该装置的成本,同时省去制动电阻,大大减少发热,使机房温度降低,节约机房空调的费用,延长系统使用寿命。

临床针灸辅助软硬件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登 记 号:5102015RS015

推荐单位:绵阳市中医医院

完成单位:绵阳市中医医院

主研人员:袁秀丽温川飙古英盛林王小琼陈天容赵琴吴俊娟严小英杨丽

登记日期: 2015年8月28日

成果名称:临床针灸辅助软硬件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课题批准号:12C006-8

课题类别:重大专项

学科分类:中医学

课题承担单位:绵阳市中医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课题负责人:袁秀丽

课题主要研究人员:温川飙 古英 盛林 王小琼 陈天容 赵琴 吴俊娟 严小英 杨丽

研究目标:1.完成针灸治疗过程管理软硬件系统研发和推广,针灸治疗重点病种临床路径的研究和验证;发表论文两篇,希望以此课题研究工作为基础申报上级课题一项。

研究内容:本课题在中风、面瘫等多种针灸治疗典型病例的临床路径研究基础上,结合MVC软件开发技术、蓝牙、WIFI等通信技术、RFID等标识技术、嵌入式硬件技术,通过软硬件一体化、测试应用、专家论证,实现实时记录病历,治疗方案,统计针刺部位,针刺针数,实时报警,操作日志,疗效评价等功能,设计研发一套应用于针刺治疗过程的软硬件一体化数字系统。该系统与中医数字化医疗HIS系统结合,创新中医特色数字化的模块,完善应用于针灸治疗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

研究方法:软件设计

研究成果:设计并开发完成了临床针灸辅助软硬件一体化系统,并应用于多家医院的临床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中风、面瘫等多种典型针灸治疗的临床路径,并建立了特色治疗方案数据库。

研究意义:对针灸临床路径的推广运用具有推动作用;为针灸临床教学的标准化、针灸治疗的质量与安全提供了保障;对名老专家经验总结的数据挖掘提供了平台条件。该项研究成果对针灸学科临床大数据的挖掘及与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提供了示范。

成果创新点:

(1)建立针灸治疗多种疾病方案的数据库,同时建立了临床路径,辅助医生实现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对针灸临床路径的推广运用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2)对名老专家经验总结的数据挖掘提供了平台条件。

(3)建立了针灸学科临床大数据的挖掘基础,为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提供了方案。

(4)辅助针灸临床循症,并能实现疗效评估。

(5)提供自主定义诊疗方案功能,并能随时进行方案优化和调整。

(6)对规范针灸临床的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起到示范作用。

(7)系统自动统计医护人员工作量,实行分级管理。

经内镜序贯治疗进展期食管癌

登 记 号:5102015YY016

推荐单位: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

完成单位: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

主研人员: 文黎明李林艳秦佳敏黄春全泓霖王黎明何熙国张旭东

登记日期: 2015年9月3日

1.   任务来源: 2010年四川省卫生厅科研立项项目"经内镜序贯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临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00325。

2.    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主要应用于各级临床医疗卫生单位,适用于各种原因未行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的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利用先进的内镜外科技术、利用物理和化学治疗相结合,以微创、科学合理的方法治疗进展期食管癌,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3.    性能指标:预期目标:(1)能为内镜下治疗食管癌找出一种新方法即序贯治疗,并对新方法进行评估。(2)找出内镜下注射化疗药治疗最佳治疗周期和频次。(3)找出进展期食管癌不同分期、吞咽困难分级最佳治疗方法。得出内镜下治疗在食管癌患者病程中不同时间(吞咽困难不同分级或内镜下表现)需采用的最适治疗方法。(4)总结出内镜治疗技巧、如何防止并发症和并发症发生后处理方法。最后达到目标:(1)通过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适用序贯治疗方法(即:碘125粒子支架+局部注射化疗)。(2)运用生存质量评分及问卷调查对序贯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进行了生存质量评分,认为序贯治疗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单一治疗组,远期生存率高于单一治疗组,气管食管瘘发生率有所降低。(3)该内镜治疗可有效提高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操作安全,为姑息治疗的进展期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4.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2015年7月成果查新,经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得出以下结论:(1)国内未见采用序贯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热疗消融术、支架置入术对进展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并提出接受序贯治疗者的吞咽困难症状改善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单一治疗者,其生存期也明显长于单一方法治疗者的文献报道。(2)国内未见其他对比研究局部化疗药物注射+普通金属支架置入、局部化疗药物注射+碘-125粒子支架置入、热疗消融+普通金属支架置入,此三种序贯治疗方法对进展期食管癌复发、转移的影响,并提出局部化疗药物注射+碘-125粒子支架置入优于另两种序贯治疗方案的文献报道。

5.    成果的创造性和选进性:1.首次系统、全面对序贯治疗进展期食管癌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2.在国内首次运用不同序贯方法与单一内镜治疗方法对进展期食管癌进行分层对比研究,找出了目前适合治疗食管进展期癌的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通过设立对照,运用生存质量评分及问券调查对序贯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进行了生存质量评分,得出序贯治疗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通过对新增转移病灶及气管食管瘘发生率研究,得出了不同内镜治疗方法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证明了序贯治疗的优越性。

6.    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进展期食管癌治疗效果差,治疗方法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临床内镜治疗食管癌找到了治疗方法,并通过对三种序贯治疗方法对比研究,找出了最好内镜序贯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本研究自开展以来已成功治疗了240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40万元左右,每例新增经济效益3000元,共计可创造新增经济效益72万元左右。有效改善了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7.    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经内镜序贯治疗进展期食管癌,为临床治疗进展期不愿手术或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模式,该技术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方便,只要有能力开展胃镜检查医院均可以开展,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该项目已将该技术推广到了绵阳市一家三甲医院,3家三乙医院和一家二甲级医院,均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随着更加深入研究,该项技术必将会得到更好推广应用,取得更加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存在问题为推广应用还需规范化,还应扩大病例数,进一步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

抑郁症分子遗传、社会心理病因及干预研究

登 记 号:5102015YY017

推荐单位: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完成单位: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研人员: 黄国平吴俊林任蓉张烨李跃唐雪莉赵红李家兵罗伟

登记日期: 2015年9月8日

一、课题来源及背景

    课题来源:系四川省卫生厅项目(110548)、四川省人社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川财社【2013】176)、绵阳市卫生局项目(200701)、绵阳市科技局项目(12C006-1)、绵阳市三医院项目(201208)、英国牛津大学国际合作课题(WT097307)等省、市和国际合作的多渠道综合立项课题。

    立题背景: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脑疾病,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及乐感丧失为核心症状,临床表现可分为核心症状、心理症状群与躯体症状群三方面,是导致人群自杀最常见的疾病,其全球的发生率约为3-5%。目前,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和竞争的加剧,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累及全球20%人群,给人类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带来沉重的负担,被誉为21世纪最消耗人类资源的疾病。

    抑郁症的真正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共同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分子遗传学自然是抑郁症生物病因研究中涉及最多的一个方面,但以往的很多研究或因样本不纯、样本量偏小等因素影响,而难以获得有说服力的结论,精准医学和大数据时代信息分享的概念为抑郁症的分子遗传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为此我们选择单纯的中国汉族女性抑郁症,首次完成了大规模(11670例)的全基因组测序,试图为抑郁症的分子遗传病因学提供全新的依据。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了汶川大地震这一独特的自然灾难资源,通过3年随访研究,深度分析地震心理创伤在抑郁症的发生以及转归中的作用,为丰富我国抑郁症的社会心理病因学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特别关注了家庭暴力作为亲密关系损害的一种特殊心理因素,分析了家庭暴力在抑郁症的发生、抑郁症自杀中的作用,分析了家庭功能与抑郁症治疗效果的关系。国内外深入探讨家庭暴力与抑郁症患者自杀关系的报道极少。

    关注抑郁症,不仅仅是因其患病率高,更重要的是容易导致自杀和多方面的功能损害,包括大脑记忆、注意力等大脑认知功能容易受损,容易引发各类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共病,是致残率和致残水平都很高的一种疾病。但共病又常常在临床上被忽略,无论是精神疾病共病躯体疾病还是反之,临床上更多是传统的一元论思维,总希望用一种疾病解释所有临床现象,但事实上共病的现象临床上非常多见。共病并不意味着两种疾病简单的相加,它将导致疾病更难诊断,更难治疗。以往已有很多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不仅仅关注抑郁症合病焦虑障碍,同时也关注其合病代谢综合症,以及推测合病患者的大脑记忆、注意力等大脑认知功能都将受到更为明显的损害,试图为临床早期干预抑郁症以及合病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

    如何让抑郁症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与康复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抑郁症治疗后容易复发,1年内复发率为 33%,5年内复发率 70%,所以很多文献指出,抑郁症一经识别就应接受及时、充分、彻底的治疗(急性期治疗获得临床痊愈,并有充分的巩固和维持治疗),否则会导致疾病慢性化和难治化,而抑郁症的早期改善将直接预示着将来能否获得临床痊愈。自从新型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应用于临床以来,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已取得明显进展,但临床上仍有30~40%抑郁症患者接受首次治疗后的疗效不佳甚至无效,以致病情慢性化和难治化。如何如东等Meta分析表明:SSRI的临床治愈率是43.3%,有效率为59.6%。加之抗抑郁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如激越、恶心、腹泻、嗜睡、心动过速等让患者的依从性下降。那么,若能找到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使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快速改善就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而非药物处置方法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已广泛应用于癫痫、脑卒中后抑郁、Alzheimer 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中。也有一些研究探讨了rTMS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而既往研究关于低频rTMS的最低频率设置在0.3HZ,而更低的频率疗效如何不得而知。徐建兰等研究表明:超低频经颅磁刺激(<0.2HZ)可以模拟神经递质的慢突触后电位的作用从而有目的地更精细地调节大脑功能。因此,我们推测频率<0.2HZ的超低频刺激更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的临床预后。除了评估超低频rTMS对抑郁症的早期疗效,我们也将系统地评价其对抑郁症认知功能和神经递质网络功能的改善情况。而Birgit等综述也认为:目前仍不知道rTMS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究竟能持续多久。Berlim等研究表明:HF-rTMS治疗难治性抑郁1个月,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该研究为小样本、非对照研究。抑郁症患者经超低频rTMS治疗后,神经递质网络功能的变化是否有类似方向变化也不得而知。综上我们提出假设:超低频rTMS(<0.2HZ)可对抑郁症患者的早期恢复过程进行干预,并且还可对大脑神经网络功能的重组进行调节,进而使脑内神经递质网络功能紊乱恢复正常,可改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等临床结局且安全可靠。如果能印证上述假设,此项非药物物理治疗技术将有望成为抑郁症患者首选或合并治疗、康复的新佳音。

二、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

    1.全基因组测序/分子遗传学病因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1670例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对样本进行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并为每一个样本建立全基因编码库,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线性混合模型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病例组(中国汉族女性抑郁症组)和对照组(中国汉族女性非抑郁症组)的基因表达,分析抑郁症的遗传学致病基因。

    2.大脑认知功能损害及可能机制研究:系统检索抑郁症与代谢综合征共病文献,分析其可能发生机制、临床特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治疗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通过临床标准化诊断、抽血测验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等代谢指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量表和多维度大脑认知功能等神经心理学测试,比较分析了41例抑郁症、34例代谢综合征,以及25例二者共病患者在大脑工作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等神经心理学指标损害的情况,分析这些指标与抑郁症、代谢综合症指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抑郁症大脑认知功能损害的可能机制。

    3.非药物物理干预技术的综合评价:通过随访观察1年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障碍(76例)的结局,比较不同疗效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再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超低频rTMS)联合抗抑郁药组(35例)与单用药物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早期疗效、认知功能和神经递质功能改善的变化,分析早期疗效产生的可能机制。

    4.社会心理学危险因素研究:通过11670例大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儿童时期遭受性虐待,应激性生活事件、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和心理评估方法,调查随访地震灾区1515名干部,分析了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影响因素;采用前瞻性设计探讨家庭功能对66例抑郁症疗效的影响;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暴力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分析72例抑郁症家庭暴力与个性特点、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杀的关系。

    性能指标:

    1.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重度抑郁症的遗传基础,探索与其发病相关的基因位点。

    2.通过抑郁症临床样本,采用多维度神经心理测试方法,分析抑郁症共病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大脑工作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等神经心理学指标损害的情况,分析这些指标与抑郁症、代谢综合症指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抑郁症大脑认知功能损害的可能机制。

    3.分析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对抑郁症首发患者的早期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和神经递质功能的影响。

    4.通过临床样本和特殊社区样本分析"儿童期受虐"、"灾难应激"和"家庭暴力"对抑郁症发病及自杀的影响。

    5.探讨家庭功能与重性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

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1.本项目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通过比较纯化大样本中(11670例中国汉族女性)抑郁症患者及非抑郁症患者的基因,发现了增加抑郁症发病风险的两个基因位点位于第10号染色体,一个邻近SIRT1基因点,另一个位于LHPP基因的内含子,抑郁症病情严重程度随SIRT1基因位点信号的加强而加重。

    2.本项目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通过比较纯化大样本中(11670例中国汉族女性)抑郁症患者及非抑郁症患者的基因,分析了线粒体DNA量的增加和端粒长度的缩短与抑郁症严重程度及其与抑郁症危险因素 "儿童期性虐待"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发现了与抑郁症上述两个危险因素相关的遗传学因素。

    3.采用不同维度的大脑执行功能神经心理测试方法,通过与对照组比较,分析了抑郁症、代谢综合症和二者共病的大脑执行功能受损情况,发现二者共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比任何单患疾病更严重,共病患者的认知灵活性、注意转移能力、抑制控制能力和计划能力等脑认知功能更差,且损害程度与抑郁水平呈正相关。

    4.采用超低频rTMS(<0.2HZ)物理治疗联合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随访观察发现联合治疗组的起效早于单纯药物组,总体有效率更高;联合治疗组还可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注意力等脑认知功能;提高脑 5-HT 相对功率、NE总功率、Glu与γ-GABA 的总功率和相对功率;早期疗效的产生可能与上述神经递质的网络功能改变有关。

    5.利用汶川地震这一独特灾难资源,采用横断面调查和3年随访了1515名灾区干部,分析了地震心理创伤与抑郁症状的关系,阐述了地震后抑郁症状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通过病例-对照设计,分析了72例抑郁症家庭暴力与自杀的关系;通过前瞻性设计分析了66例抑郁症家庭功能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6.本项目组的学术成绩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已有13篇论文被SCI期刊收录,其中两篇分别发表在世界著名杂志《Nature》(2014年SCI影响因子41.456)和《Current Biology》(2014年SCI影响因子9.571)上。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及安全性

    本研究历时10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整合了众多的临床和科研资源,分别从分子遗传病因学、社会心理危险、共病及脑认知功能损害,以及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抑郁症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有若干重要发现,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干预特色技术等重要成果,其中我院作为核心合作单位参与的相关研究,其成果已在世界著名杂志《Nature》上全文发表,或有的已在临床诊治、社区防治上广泛推广使用。

    1.本项目丰富了抑郁症的致病原因,为深入理解抑郁症的遗传学致病原因和精准医疗干预提供可靠的科学证据。

    2.本项目依托社区样本和临床样本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不同角度探讨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丰富了我国抑郁症社会心理学发病理论,为未来社会防治提供很好的研究依据,为临床研究拓展了思路,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又一次有力实践。

    3.通过分析抑郁症共病代谢综合征的流行情况、可能机制、治疗转归和临床样本诊断,比较了抑郁症、代谢综合征和二者共病患者的大脑工作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等认知损害情况,分析了与临床、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认识精神疾病如何转化躯体疾病以及可能的认知功能损害机制,和未来早期防治抑郁症提供了较好的科学依据。

    4.我院常年开设家庭心理咨询、抑郁症专科门诊、超低频rTMS磁刺激治疗,每年接诊服务10万人次以上。有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多家单位推广应用,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见应用证明附件)。

    5.项目成果在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力,多篇论文在SCI期刊发表,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五、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应用情况:

    1.学术成果丰硕,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共计27篇,其中SCI论文13篇,包括在世界著名杂志《Nature》(2014年SCI影响因子41.456)和《Current Biology》(2014年SCI影响因子9.571)发表。

    2.撰写出版国家"十二五"规划相关教材、专著8部,著述100万字。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编委,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目前已经在全国高校和各级各类培训班普遍使用。

    3.其中的部分成果如参与编著的教材《灾后成年人心理问题及其应对》荣获第十九届(二0一0年度)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地震相关的焦虑抑郁及干预部分已经过市、省和国家医学会专家的层层遴选,2014年入围国家医药行业最高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当年四川省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计3项入围,见《健康报》,2014)。

    4.有关抑郁症的临床评估、神经心理测试、发病风险预警和适宜干预技术的研究成果在汶川和芦山地震的灾后心理援助服务中得以充分运用,使得相关灾后心理卫生服务咨询信息可靠、干预措施得力,为灾区精神家园的建设、灾区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项目承担单位已建立针对防治抑郁症的家庭婚姻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室;与西南科技大学一起成立了绵阳市未成年人心理指导研究中心;积极并成功地将全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省级心理卫生服务培训基地落户绵阳;与四川大学西南心理咨询中心形成合作协议,联合举办心理咨询和治疗师认证培训班。

    6.项目主要成员受邀担任国家、省、市主流学术团体职务,如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危机干预专委员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精神疾病防治能力提高国家级师资成员、四川省医学会心身医学组副组长、四川省精神病与精神卫生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等等,担任四川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5名(2名已考取华西博士生在读),担任四川大学硕士、博士生毕业答辩评委。大大提升了学术影响力。

    7.近年来,每年举办"精神障碍物理治疗"、"抑郁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障碍的识别处理"等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培训班,受邀在全国各地讲学,累计培养各级各类人员5000人次以上。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大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精神卫生专业水平。

    8.本院常年开设家庭心理咨询、抑郁症专科门诊、超低频rTMS磁刺激治疗,每年接诊服务10万人次以上。有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多家单位推广应用,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在该项目的抑郁症遗传学中,只纳入了中国汉族女性抑郁症样本,样本量大、同质度高,结论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不同种族、性别存在不同的遗传信息,今后需要全人类通力合作,采用互联网+的手段开展更大规模、不同种族和性别的遗传研究,为认识抑郁症的遗传病因和精准医疗提供更为翔实的数据。

    2.在抑郁症社会心理学发病因素和脑认知功能研究中,多为横断面调查,且有的专项研究样本量较小,尚需要增加样本量,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阐述抑郁症和心理学、大脑认知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  

    3.大脑认知功能涉及维度众多,需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弥补彼此的不足,更深入地认识抑郁症大脑功能的认知特征以及治疗变化情况,如可以结合fMRI、脑诱发电位等技术。

    4.超低频率经颅磁刺激对首发抑郁症疗效评价的研究中,需要优化方案,明确针对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最优频率和最少不良反应的调节数据是多少;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需要再比较高频和低频的疗效和安全的差异性;需要更为全面的评价,包括大脑认知功能和病人的依从性、社会功能恢复情况。

细胞信号通路泛素化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研究

登 记 号:5102015JY018

推荐单位:绵阳市中心医院

完成单位:绵阳市中心医院

主研人员: 方向明徐勇王玉容叶文春刘红梅杨白林高莉黄婧赵姝洁

登记日期: 2015年9月8日

1.首次将泛素化降解理论运用于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中,

2.TGF-β已被公认是致糖尿病肾小球硬化中的关键因子,氧化应激现认为是糖尿病肾病的共同机制,MAPK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共同信号通路,本课题用蛋白酶体泛素化降解理论将三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是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有益探索,

3.率先探讨了特异性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该研究是一重要的尝试,将可能为糖尿病肾病治疗寻找到有效方法。

断流加脾肾分流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临床研究

登 记 号:5102015YY019

推荐单位:江油市人民医院

完成单位:江油市人民医院

主研人员: 丁辉胡永光曾勇蔡岷何彦安蔡宇王志林拥军祝立刚何智勇刘伶齐晟冉斌张斌陈庆

登记日期: 2015年9月16日

该科技计划项目"断流加脾肾分流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为江油市2010年本级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45。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严重致命的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术式繁多,至今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目前基本术式为断流术和分流术,而脾肾分流加断流联合术即能彻底切断食管胃底四周的反常血流侧支又能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和血流量,做到了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势互补,但手术难度大技术复杂。选择性断流手术,保留自然形成的腹腔内分流血管在一定程度可较传统断流更有效的降低门静脉压力,使得入肝血量与降低门静脉压力这对矛盾达到动态平衡,且简化了手术方法,避免了联合手术所带来的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长和创伤大的局限性。该科技计划项目通过临床对比研究,探讨断流加脾肾分流及选择性断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效果以及手术指针。

高铁动车组列车用蓄电池系统

登 记 号:5102015YG020

推荐单位: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主研人员: 谢敏刘艳蓉邓丹何明前王兵范敏坤李凌波冯爱武秦超

登记日期: 2015年1月1日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公司自立项目。

根据国家对铁路建设的整体战略规划,按照铁路总公司的要求,国内各整车厂相继开始实施了动车组列车用零部件国产化工作。为实现高铁动车组列车用蓄电池系统自主创新研究,公司自筹资金,于2013年1月下达新产品设计任务书《高铁动车组列车用蓄电池系统》(项目编号:2013HY02),立项开发以168DMH160镉镍蓄电池组系统为代表型号的高铁动车组列车用蓄电池系统。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蓄电池最大外形尺寸(长×宽×高):115mm×122.5mm×309mm。

   蓄电池箱系统外形尺寸(长×宽×高):2984 mm×1711mm±4mm×596mm±4mm。

2) 单体最大湿态质量:≤7.05kg;蓄电池系统重量为1800kg±50kg。

3)单只标称电压:1.2V;系统标称电压100.8V。

4)单只额定容量:160Ah;系统额定容量320Ah。

5)使用环境温度:-40℃~60℃。

6)20℃±5℃环境下放电性能

7)-18℃±2℃环境下放电性能

8)-40℃放电性能

9)带载试验

10)荷电保持能力

11)恒压充电接受能力

12)循环寿命:按IEC60623-2001规定方法的循环次数≥500次(或15年)。

13)蓄电池组系统绝缘电阻≥100MΩ。

14)主带电部分对地应能经受AC 1500V电压历时1min,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15)振动和冲击:蓄电池按IEC61373-1999要求试验,满足Ⅰ类B级要求。蓄电池系统按TB/T3058-2002要求试验,满足Ⅰ类A级要求。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项目的创造性及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创新技术:

1.采用烧结镍电极和拉干镉电极的混合电极技术

正极采用厚度为0.76mm的烧结镍电极,负极采用厚度为0.58mm的拉干镉电极,突破以前正负电极采用全烧结或全袋式电极的设计理念。混合电极蓄电池与全烧结电极蓄电池的性能相当,成本低30%,混合电极蓄电池的体积、重量比全袋式电极蓄电池减小40%左右。采用混合电极技术使产品的性价比有了质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了高铁动车组列车蓄电池体积小、重量轻的要求,同时满足了高浮充电压要求。

2.采用系统集成技术

该蓄电池组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熔断器、接触器、电压传感器等元器件,可将蓄电池的温度、电压等信息传输给列车上管理设备,使蓄电池系统具有超温报警、过压和短路保护功能。

3.蓄电池壳体采用新型阻燃材料

该种新型阻燃PP材料,阻燃等级达到DIN5510-2-2009 S4级要求,且机械性能好、同时具有半透明性,使蓄电池在-40℃~70℃下均能正常工作,同时满足蓄电池的可维护性。采用该种新型阻燃PP材料加工的蓄电池壳体使用寿命可达20年,比一般塑料壳体使用寿命延长一倍以上,保证蓄电池在寿命期内不会因壳体问题而失效。

4.采用新型阀控式装配气塞

可以阻止蓄电池内的电解液向外泄露和外界空气进入蓄电池内部。

四、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1.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

项目产品可以用于CRH3C、CRH380B、CRH380BL、CRH380BG、CRH380CL系列动车组列车的应急电源。项目推广品种可用于E27/E28、CRH1型、CRH5型动车组列车及国外高铁动车组列车。公司搭建的高铁动车组列车用蓄电池系统的研制技术,还可直接推广应用于高速、中低速列车、城市轨道交通及AGV车等领域,并形成规模化生产,实现年产值达到2亿元,利润4000万元,为公司拓展镉镍蓄电池市场,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公司已建成日产1000只蓄电池的生产线体,年产500套蓄电池系统的生产能力已具备规模生产能力。

综上,高铁动车组列车用蓄电池系统的开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项目及项目推广产品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将为我公司开辟一片全新的市场,同时对推动高铁动车组列车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2.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在保证蓄电池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对单体蓄电池及蓄电池箱体进一步优化减重设计,提高车辆的运载能力,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您是第位用户